金刚经梵文网
金刚经梵文网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正法眼藏-白云禅师 佛祖十大弟子 释迦牟尼佛传 证严法师说故事
主页/ 佛本生故事/ 文章正文

以忍辱​为力

导读:以忍辱​为力 世间上有一种人,他没有权势,也没有财富,但他的忍辱可以使盗贼畏惧、当政者退让。慧远大师居住在庐山,准备淘汰沙门的权臣桓玄下令说:“唯庐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简之例。”忍不是...
以忍辱​为力

世间上有一种人,他没有权势,也没有财富,但他的忍辱可以使盗贼畏惧、当政者退让。慧远大师居住在庐山,准备淘汰沙门的权臣桓玄下令说:“唯庐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简之例。”忍不是软弱,忍是智慧,忍是力量,忍是勇敢,刀剑枪炮对修道的圣贤君子也无法作用。

要想成大器,必须先在生活上学习忍辱。“欲成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对于逆境,先忍之于口,是为下忍;再忍之于面,是为中忍;如果能做到凡事不动心,那才是上忍。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是能讲究人格道德。品格是道德的基础,一个人若对于品格、德行都不讲究,那和禽兽又有何差别?培养我们品格道德的方法很多,但是要培养我们的人格道德最有力最有帮助的还是忍辱。

布袋和尚教人怎样为人处世,说了四句话:“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皮常忍辱,放开泱日暗消磨。”大意也就是告诉我们,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我是非,只要还是凡夫位。那人和人之间怎么相处呢?要好好地思惟思惟,当我们能宽却肚皮修忍辱的时候,世间也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嘛,一个人心量要大大的!

忍辱是以忍辱为力的,不是说这个人没有力量怕别人才来忍辱

。如果能明白以忍辱为力,就看看古来有成就的一些人,韩信胯下受辱等等。如果我们学佛的人能慢慢地明白,佛教我们菩萨法,发心当菩萨的人,就是愿意做一个帮助众生的人。帮助众生的人就要有忍辱的力量,如文殊菩萨所发的愿:不管你要不要我,爱不爱我,从不从我,或者你是毁我谤我,我都不和你计较的!因为我发的愿就是要让你入我的愿中,我们共证菩提的!就是能够共同觉悟,了生死成佛利益众生。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可以好好地反省检点一下自己,忍辱就是在生活当中来接受磨练的。在古来也有百忍歌的,百忍歌忍百忍。忍寒忍暑,那也就是说冷了要忍,热了也要学会忍。兄弟之间、父子之间、夫妻之间都是要忍的,所以世间人才会说忍一时风平浪静的。

菩萨要帮助别人,就得修六度万行的,就是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那也就是说,当菩萨的人为什么要难学能学、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菩萨自己有本事了才能帮助众生。在帮助众生当中,还要忍受众生的不理解,或者我们好心去帮助反而获得别人的白眼,甚至毁谤等等。

在现实生活当中,需要点点滴滴地来反省,点点滴滴地来训练,所以布袋和尚接着说:“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这两句就是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可能有我们有缘的,能合得来的。得一个知己是不容易的,合得来的人是不多的。即使能合得来也要有智慧,把握尺度。“分”就是有一个尺度限分的,不能过。

“纵遇冤家也共和。”即使看不上的人,那么走到了一起,菩萨是发度一切众生没有一个众生不度的愿,所以要敞开心量能够去包容。如果真发了要成佛利益众生的心,愿意做菩萨,就从早到晚要看看自己的举止行为、起心动念。

忍辱在六度中的对治业是瞋恚,所以欲行忍辱,得先了解瞋恚的过失,心生厌离。瞋是我们修学佛法的最大障碍之一。《大智度论》卷十四云:诸烦恼中,瞋为最重,不善报中,瞋报最大,余结无此重罪。

忍辱法门,与其他任何修持法门一样,仅仅在思想上有所认识或在理论上弄懂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我们要想真正从忍辱中得利益,非得亲自去实践不可。

众生无始以来的恶习太重了,贪、瞋、痴三毒如影随形,无时无刻不在左右着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古人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我们在修习忍辱波罗蜜时需要有的方便善巧。比如,以慈悲观修忍辱,用慈悲观来对治瞋恚。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