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梵文网
金刚经梵文网
放下就是快乐 在闹市中修行 色难 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孝的故事
主页/ 布衣百姓/ 文章正文

关于佛教徒戒律和自律的小争议

导读:关于佛教徒戒律和自律的小争议今天看了作者为“醉卧白云间”的一篇名为《什么是自律的最高境界》,文中作者有这么同段话:一、不论是戒律还是自律...
关于佛教徒戒律和自律的小争议

今天看了作者为“醉卧白云间”的一篇名为《什么是自律的最高境界》,文中作者有这么同段话:

一、不论是戒律还是自律都是有为法,都是刻意而为之,都不是无为法的范畴!

二、只要证悟了妙如来藏真如自性,就证悟了这种自身本具的品质自性,就会了悟人生何须用戒律和自律来约束自己,何须用外在的戒律和外在的道德礼仪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让自己时刻处于一种战战兢兢小心谨慎的状态之中,如履薄冰生怕自己触犯了戒律或没有做到自律!

三、因此妙如来藏真如自性是一种没有约束和没有束缚的纯善无恶(至善至美)的道德境界!它能够让身心彻底从戒律和自律中解脱出来。

我对作者提出证悟真如自性、如来藏即是持戒的观点并不反对,但在因地中如此取舍并作上述错误表达持反对意见。

因为从第一句中,虽然戒律属有为法范畴,是不是律宗学人或是已授各类佛制戒律学人都是刻意为之,为持戒而持戒?作者何故要如此表达?

作者的第二句,更是对持戒提出了直接的否定,因为作者说“何须用外在的戒律和外在的道德礼仪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让自己时刻处于一种战战兢兢小心谨慎的状态之中,如履薄冰生怕自己触犯了戒律或没有做到自律!”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持戒之学人都是时刻牌一种“战战兢兢小心谨慎的”心态之中,更是把持戒波罗密看成是一种“如履薄冰”式的危险航程,给学人戴上了一顶“怕自己犯戒”受到惩罚的紧喾咒。

在第三句里,戒律成了学人的束缚和烦恼,须让身心“彻底从戒律和自律中解脱出来。”

对这种颠倒的表达,末学当初仅仅认为可能只是乐于从事弘扬佛法的善友在表达自己观点时发生了个别文法方面的错误或者对佛佗制定戒律并未有真实的认识,故只是回应了一句“只因作者不识戒体”。

不想,这位“醉卧白云间”口气大的吓人,他对在下的回复是:“你只是永远只是在相上转的邪魔外道,我说要证悟自性,证悟了自性自然不会会与道相合与道同体,自然戒体圆满。你能够理解我说的话吗?呵呵”。

首先不知道这位“醉卧白云间”哪来的底气、有什么德能和资格凭在下的一句话给末学授记为“永远只是在相上转的邪魔外道”,这倒不是至关紧要的,因为他无论怎么说末学,他说的不可能算数,末学不会因为他的一句话就真正成了邪魔外道。主要是听他话的弦外之音,他是已经证悟自性的圣人,懂得了证悟自性后戒体“自然圆满”。只是奇怪的是,“醉卧白云间”回复末学的话居然能隐身,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吗?

所以末学对这种颠倒的狂夫自然就不客气,予以回敬:

作者回复了在下为什么又不敢抛头露面?您说我是什么邪魔外道没关系,因为您不具备对众生授记的能力与资格。只是好像话语中暗示阁下已经证悟自性,末学对此倒是留意

。按说作为学佛之人,对遇到一位已明心见性的同道应随喜赞叹,可末学喜不起来。虽然心平不劳持戒,虽然摄心为戒自性净,但末学更加明白,一个见性之人一定会对精严持戒之同道倍加推崇,一个见性之圣者也一定明明了了戒体与妙如来藏真如自性一体无二,只看阁下此篇文章赞此非彼,阁下否定的岂是末学之评论?阁下否定的应是佛陀之“以戒为师”的遗训。请阁下深思,如理如法善作抉择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