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梵文网
金刚经梵文网
单独中的洞见 哲理故事300篇 谈佛说禅悟人生 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 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
主页/ 悟性时光/ 文章正文

佛教心理治疗的原理之二:声闻乘和菩萨乘

导读:佛教心理治疗的原理之二:声闻乘和菩萨乘佛法修行有声闻乘和菩萨乘之分...
佛教心理治疗的原理之二:声闻乘和菩萨乘

佛法修行有声闻乘和菩萨乘之分

。前者是发出离心,成就个人解脱。在修行上偏向对负面力量的止息,比如讲无常,讲苦,讲空,侧重于否定。当我们仅仅看到这一面时,会觉得佛教比较消极。但要知道,这种否定所揭示的,正是世间的真相。我们期待与我有关的一切能够永恒,其实万物时刻都在无常变化中;我们向往世间的种种五欲之乐,其实这些欲乐在本质上是痛苦的;我们认为一切是实实在在的,其实世间根本没有什么独存不变的实体。一切不过是条件的组合,是因缘因果的假相。

而菩萨乘不仅有对负面的否定,还重视正向的开显,认为生命有两个层面,一是由无明迷惑展开的痛苦人生,一是依内在觉性开显的快乐人生。所以大乘佛法说到了净土的殊胜庄严,说到了菩萨的无尽悲愿,说到要尽未来际地利益众生,这种开阔的胸怀和慈悲,让生命充满希望,深受鼓舞。这是声闻乘和菩萨乘在修行上的不同之处。

此外,声闻乘认为,涅槃就是修行的终点。只要消除生命中的迷惑烦恼,就“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没什么必须做的了。但对菩萨乘行者来说,不仅自己要出离轮回,走向觉醒,还要帮助一切众生走向觉醒。

所以,声闻乘和菩萨乘又被称为小乘和大乘。所谓乘,就像交通工具一样,有的车只能装下自己一个人,而有的车则能带领无量众生,从轮回此岸走向觉醒彼岸。

佛陀在菩提树下证道时发现,每个众生都有觉悟的潜质,都有自我拯救的能力,可以完成对生命的自我治疗。因为生命原本就是清净、快乐和自由的,只是被无明所惑,才会颠倒梦想,烦恼重重。我觉得,这个发现要比科学史上的任何发现更为重要,因为它给生命带来了希望。

从心理治疗的角度来说,这个发现如同一颗定心丸,让我们明白:不论现在有多少问题,有多少烦恼和痛苦,只要愿意改变,都有光明的前景。因为我们的本性是清净而非染污的,是圆满而非残缺的,是自由自在而非需要依赖的。

菩萨乘的修行核心,就是引导我们开发生命内在的觉悟潜质。佛陀在晚年所说的《法华经》中告诉我们:“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个使命就是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也就是说,引导众生开启、发现、证悟、成就佛陀那样的智慧。因为这种智慧就在每个人心中,是我们本来具足的宝藏。修行所做的,就是开发它,使用它,从而完成生命的自我治疗。

从佛教角度来看,真正的健康者,一方面是彻底断除迷惑烦恼,一方面是圆满开发觉悟潜质。这种潜质,就是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的大智慧和大慈悲。当这种品质被完全开显,我们就会成为佛菩萨那样的人。在这个意义上说,自己才是最好的治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