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梵文网
金刚经梵文网
放下就是快乐 在闹市中修行 色难 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孝的故事
主页/ 布衣百姓/ 文章正文

众生与佛的差别,除了觉悟层次不同外,还有这2个字没做到

导读:众生与佛的差别,除了觉悟层次不同外,还有这2个字没做到学佛之人都知道,众生与佛虽然同心,但其境界的差别却是十万八千里。正因为如此,众生们才学佛,其目的是缩小与佛之间的差距,更准确的说,众生都想通过...
众生与佛的差别,除了觉悟层次不同外,还有这2个字没做到

学佛之人都知道,众生与佛虽然同心,但其境界的差别却是十万八千里。正因为如此,众生们才学佛,其目的是缩小与佛之间的差距,更准确的说,众生都想通过学佛达到佛一样的境界。

观音像

但众生与佛之间的所谓的差别,除了觉悟层次不同外,还有这2个字没做到,那就是:离相!

众生因为着相而继续是众生,众生因离相而觉悟成佛。

佛寺

可以说整部《金刚经》,大多数的内容都是在围绕着如何“离相”而展开,如何悟及“离相”也是这部经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那么,佛如何讲解离相呢?我们看经书的原文: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这是佛讲过“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应行无相布施”之后,便立刻抹去布施相、众生相,以免须菩提落于有相。

佛像

佛为讲事、说理,所以才有名举相。而称名的本身就是有相,因此佛用过即刻抹去,以此表明佛本无相,之所以用举相,只是说了佛的做法与理由,还不是真正的原因。

而真正的原因是:为什么一切有相即非有相? 因为一切有相确为非相,若见有相为相,即是着相;若见有相为心,即见如来。

菩提像

所以佛才会说出“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句话。因此“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与“若见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是同义语,是一义两言。“一切诸相,即是非相",是如来见, 所以是“如来说” 而“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见如来,所以是“佛告须菩提",是佛说。

佛说与如来说,是有微妙差别的。佛说是觉悟者在说,如来说是觉悟心在说。所以如来说的是如来见,而佛说的是见如来。

东南亚佛寺

玄奘法师的翻译是“诸有情想,即是非想。一切有情, 如来即说为非有情”。义净法师则翻译为“此众生想即为非想。被诸众生, 即非众生”。并多出一句“何以故?诸佛如来,离诸想故”。 因此可知,一切诸相, 即是有情想。若无情想,则无诸相。

所以一切有相,都是心想相。所以一切诸相,也是非相,换玄奘法师的说法就是:有情想、心想,就是心生之作用。所以见诸相为心动,则见诸相非相, 方能见如来。若是自见心动,见一切诸相即是非相,是为心动生变, 这就是如来见。 佛不着相,佛离诸想。所以一切相非相,一切众生非众生。

因为众生只是心生相,所以如来只见心动,不见众生。因此菩萨行布施,不可以有众生相,否则就着相了。而菩萨所布施之人, 本非众生,他只是因为着相,才被称为众生。所以众生是相,着 众生相者,即为众生;不着众生相者,即为菩萨。

所以菩萨布施, 是令众生无相,此为度众生,亦为菩萨布施;若菩萨有众生相, 就不能令众生无相,即非度众生,亦非菩萨布施。

佛寺

见相不见心,是众生,见心不见相,是如来。 这也是“离相”重要的原因。

所以当众僧人所争议的:是风动?还是幡动?只有慧能说是其心动。

由此可见,众生之见与佛的悟境不同,同一个问题,同一件事,众生与佛悟及的不同,其真正的差别也是着相和离相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