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
捣药蓝桥事渺然,如何酬唱妄相传。
夜叉变质来相诱,食尽肢骸孰为怜。
注:流星,客星也,流走无定,所落之处主灾,唾之必中其祸。虹霓乃斗星余气,朝西暮东,亦天之垂象也,指之则不敬。日月星为三光,代天司照,其位最尊,辄指久视,凝注不已,皆不敬之甚也。
案:晋人奚自宽,执拗自是,不信规谏。尝与客夜坐,见一流星自东南来,光芒有角,尾长数丈,轰然有声,至其宅落而没,奚连唾之
附:晋永和间,一童子七岁,父母俱卧病。童子夜就星月下悲啼恳祷,为父母祈寿,经月不懈。一夕,父母梦神示曰:“汝夫妻数当尽,赖有孝子为汝增寿。”(《感应篇集注》下同)
韦皋镇蜀,与宾宴于西亭,忽暴风雨,顷刻风霁,有虹霓自空而下,直入亭中垂首于筵,吸其酒食,五色似霞,四顾左右,久而散去。公惧,罢宴,客曰:“虹霓天使也,将降祥,敢以祥贺。”未几,诏拜皋中书令。
孙瑾,居父丧,哀毁尽礼。载柩渡江,遇大风昏黑,瑾虔祷三光,风波止息。事继母唐氏尤孝,母尝患痈,瑾亲吮之,母又丧目,瑾祷于三光,舔之复明。唐氏卒,卜日将葬,时春苦雨,瑾日夜祈雨止,天果开霁。及柩至圹,夜暮无光,瑾复哀号,星光灿烂,几如白昼。道藏中教人每年二月初一日祀日,八月十五日祀月,今世俗则止祀月。愚按:《同善录》谓此二日均宜焚香敬礼,诚有识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