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诸位也很用功,也很难得,用的什么功?终日钻故纸,何日出头时?这不是说看经不对、看注疏不对,我也常常看到晚上一、二点钟睡觉,诸位不要误会,「你自己可以看,你叫我们不要看」,我跟你们看可能有个不一样的看法,什么不一样?不用分别、不用思索,一看到懂就懂,不懂就不懂,绝不去想它。为什么?我知道愈想就愈糟糕,你要去想它,为法所转。所以东西要多看、要多读,一遍一遍的看,就像看小说一样,绝不用心、绝无困难,从头到尾浏览,一遍一遍的浏览。给诸位说,一遍一遍有悟处,前面一遍都看得很清楚,意思没看出来,第二遍、第三遍意思看出来了,可不是想出来的,想不出来,看得出来。这个意思是看出来了,是不是到此为止?不尽然,过了一年再翻来看,又有新意思出来,这里头意思永远没有止境,其味无穷。所以你这样去读经,你读一辈子心里都欢喜,不会厌倦。为什么?遍遍味道不一样,遍遍有新东西不是死东西。
古大德的注疏我们不能不佩服它,好在哪里
所以意思有浅有深,由浅渐渐涉入到深处,其深无底,佛法的义趣多么浓厚。可惜的就是我们一般人观念上错误,观念一错误,用心用错了,所以说非常勤苦修学,这一生不能开悟,你说这多冤枉、多可惜!所谓善知识,善知识是指我们一条活路,这是善知识;如果指的路是死路,这个不是善知识。在我们没有涉入佛法之前,对於佛法大道理一无所知,你能够遇到一个好人,真正在佛法里面通达,指你一条活路,活活泼泼,这是幸运。指一条死路给你走,你要走好多冤枉路,几时你在死路里头走活过来,超越这个死路,才有生路可言,才有个悟处。我们首先要认识,教的性质是什么,理的性质是什么,教与理有什么关系,佛为何要设教来显理,总得要明了这个道理,否则的话,真是连佛设教的用意都一无所知,那怎么能谈得上学教?
摘自楞严经(第三十七集)1980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档名:07-001-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