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玄门灵峰蕅益大师著 —录法海观澜卷第五— 狮山净业学人会性敬辑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十六卷云:‘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所以在往昔,无数劫受苦,流...
自唯心本性之理不明,学道者率尚玄理,而薄事相;甚至认断空为寂光,疑西方为非实;相与判作权乘,视同乌有。于是不可思议功德,终成难信之法。长溺迷津,可胜痛哉!不知事理一致,...
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从事何种职业,他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除了他自身所具备的品学才干外,其平时能掌握机遇,运用诀窍,也是事业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我们从历史上可以看到...
净土要典灵峰蕅益大师著 —录法海观澜卷第五— 狮山净业学人会性敬辑 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 佛说阿弥陀经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无量寿经...
念佛求生净土,乃一门圆摄百千法门,非举一废百也。但必一门深入,念佛为正行,余一切戒定慧等为助,正助合行,如顺风之舟,更加板索,疾到岸矣。念佛之法虽多,持名最为简便,持名之法亦多,记数...
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具。故称性所起缘,了、二因,必与正因同得究竟也。是以念佛三昧,名为三昧中王;普摄一切三昧。修此三昧,凡有三种...
自佛法东流,人知杀生为首戒,垂为劝诫,充楹积栋矣。而犹多未悟者,冤业虚妄结集,不能顿解也。经云: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除灭。呜呼!懵懵斯世,将何底极。杀业既厚,劫成刀兵,寇贼纷然...
无净无秽,儱侗真如;即秽即净,颟顸佛性。信释迦之诚语,悟法藏之愿轮。始知若律、若教、若禅,无不从净土法门流出,无不还归净土法门。予初志宗乘,苦参力究者,数年;虽不敢起增...
【四书蕅益解序】蕅益子年十二。谈理学而不知理。年二十。习玄门而不知玄。年二十三。参禅而不知禅。年二十七。习律而不知律。年三十六。演教而不知教。逮大病几绝。归卧九华。腐滓...
佛祖圣贤,未有不以逆境为大炉韝者。佛四圣谛,苦谛居初。又称八苦为八师。苟稍存喜顺恶逆之情,终与夏草同腐而已,安能如松柏之亭亭霜雪间哉!美玉不琢不成器,顽金不煆不致精,钟...
境缘无好坏,好坏起于心。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除境。既除矣,境岂实有?达境本空,便能素位而行。不愿乎外,以所历位,无非无外之法界也。知皆即法界。自无入而不自得。稍或...
周易禅解序蕅益子结冬于月台。禅诵之余。手持韦编而笺释之。或问曰。子所解者是易耶。余应之曰。然。复有视而问曰。子所解者非易耶。余亦应之曰。然。又有视而问曰。子所解者亦易亦...
在家律要广集明 蕅益沙门 智旭 集 清 (源洪沙门 仪润优婆塞 陈熙愿) 增订 No. 1123-1 四分律藏(出龙藏籍字函 节录三十二卷 姚秦三藏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陈增 尔时 世尊。游波罗奈...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大乘止观序 钱唐胡子浸云。问。于华藏单子曰。何谓道。单子曰。性是也。胡子疑焉。曰。修可废欤。单子曰。在璞之玉。匪剖弗见。在矿之金。匪炼弗纯。在缠之性。...
—录楞严经文句卷五—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