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 请教,《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云:“显现本有三种佛性。毕竟安处大涅槃中。”此中,本有三种佛性,是指什么?
印象中,是指大悲、自性和菩提心,──但,这三者到底为何被明确互相区别开?
此贴打了一个哑谜,呵呵,请赵叔开解。:)
zf: 此经中“三种佛性”究竟何指,未见古德论及,在下也曾经疑惑过。
与“三种佛性”相近的术语是“三因佛性”或“三佛性”,对此古德多有论述(可见下面的名词解释)。
如果以“三因佛性”来理解“三种佛性”,则“显现本有三种佛性”便是显现本具之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即一切如来智慧德相。我感觉这样解释还算通顺。
如果以“三因佛性”来解释自性、菩提心和大悲:
自性──正因佛性;
菩提心──了因佛性;
大悲──缘因佛性。
不知此一关联是否有助于仁兄理解这三者在作用上的差别。
【三因佛性】
(名数)涅槃经所说:一、正因佛性,离一切邪非之中正真如也。依之成就法身之果德,故名正因佛性。二、了因佛性,照了真如之理之智慧也,依之成就般若之果德,故名了因佛性。三、缘因佛性,缘助了因,开发正因之一切善根功德也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编辑:本圆